一、植物养护标准
(一)乔木养护标准
1
、适时做好浇水(针叶树要注意适量浇水)、排涝(主要针对雨季,如有积水,积水处不能超过(略)小时)、施肥、修剪(略)形、中耕除草、树干涂白、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等养护管理工作,树木长势好,主侧枝(略)布均匀,树冠丰满、完(略)、茂盛。叶片正常,在正常条件下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的株数在2%以下。
2
、适时施有机肥、无机肥或专用肥,每年施肥不少于2次。
3
、无枯枝死叉、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伤损枝,无明显的兔丝子等寄生植物及有碍观瞻的悬挂物。
4
、死亡乔木补植时应连根及时挖除,补植的树种、规格应与原有的树种、规格基本保持一致(胸径误差≤(略)%),树冠必须保留骨架(3-4根一级主枝)。
5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树及时采取修枝、加固扶正或更换等措施。
6
、乔木保存率达(略)%,补栽乔木成活率达(略)%,无缺株、死株。
(二)灌木养护标准
1
、根据灌木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做到旱季(秋、春、冬季)不干、雨季不涝,并注意雨季(夏季)排涝,如有积水,积水处不能超过(略)小时。
2
、适时施有机肥、无机肥或专用肥,每年施肥不少于4次,开花灌木在开花前以追施磷、钾肥为主。
3
、修剪(略)形
(1)原则:丛生灌木每年修剪应不少于2次,绿篱、造型灌木每年不少于8次,色块灌木每年不少于6次,修剪后剪口或锯口应平(略)光滑,不得劈裂,不留短桩,应及时清除剪除的枝条、落叶;
(2)观花灌木的修剪,应掌握花芽发育规律,对当年新稍上开花的花木应于早春萌发前修剪,短截上年的已花枝条,促使新枝萌发。对当年形成花芽,次年早春开花的花木,应在开花后适度修剪。对着花率低的老枝要进行逐年更新,剪去过密老枝;
(3)造型灌木(含色块灌木)的修剪,一般按造型修剪的方法进行,按照规定的形状和高度修剪并保持形状轮廓线条清晰、表面平(略)、圆滑;
(4)丛生灌木的修剪,应保持丛生灌木的自然美观造型,及时剪除徒长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萌孽枝、病虫枝及枯死枝,以保持通风透光。对衰老的主枝,应本着“留新去老”的原则培养徒长枝或(略)期短截老枝进行更新;
(5)(略)交(略)绿地内灌木过高影响行车视线时应及时进行修剪。
4、中耕除草
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中耕除草,及时清除妨碍灌木生长的缠绕型植物及兔丝子等寄生植物,清除的杂草等应及时清运拉走。
5、补植
枯死的灌木,应连根及时挖除,并选规格相近、品种相同的新苗木补植。在树木生长期内移植时,应在不影响灌木株形的情况下修剪部(略)枝叶。
6
、防寒、防冻
秋季控制水肥,促使枝干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不耐寒的灌木要用防寒材料包裹或遮盖植株防寒。
7
、灌木保存率达(略)%,补栽灌木成活率达(略)%,无缺株、死株。
(三)地被养护标准
1
、适时浇水、排涝,做到旱季(秋、春、冬季)不干、雨季(夏季)不涝,如有积水,积水处不能超过(略)小时。
2
、适时适量施肥
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施肥。在地被生长期,用尿素、复合肥等进行施用。开花地被植物在开花前另外追施磷、钾肥。全年追肥不少于6次。
3
、中耕除草
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的杂草应及时清运拉走,以便促进地被植物生长、覆盖裸露地面。
4
、更新复壮
及时翻种、断根、间苗,对呈现过早衰老迹象的地被,要及时进行松土,增强根部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使地被更新复壮。对如麦冬类、蜘蛛百合、火把莲、萱草等多年生地被,每隔三四年进行一次(略)株翻种,在(略)株翻种时,将衰老的植株及病株去除,选取健壮植株重新栽种。
5
、老化地被的调(略)更换
地被植物并非一次栽植后一成不变,当因地被植物老化致使观赏效果、覆盖效果欠佳时,必须进行调(略)更换。
(四)草坪养护标准
1
、混播草坪须适时修剪,草高不超过8cm,铁线草、三叶草每年修剪不少于4次,草高不超过(略)cm,草坪边缘线清晰。
2
、适时做好浇水、施肥、排涝、修剪、病虫害防治、除杂草等养护管理工作,草坪长势好。
3
、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适时施有机肥或专用肥,全年追肥不少于6次。
4
、对因管理不善造成死亡的草坪必须另行补种。补种时,应挖除死亡草坪,将地(略)平后再补种同草种草坪。
5
、对因老化等原因致使草坪的观赏效果、覆盖效果欠佳时,必须进行调(略)更换。
1
、适时做好浇水、排涝、施肥、修剪(略)形、中耕除草、树干涂白、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等养护管理工作,树木长势好,树干挺直,主侧枝(略)布均匀,树冠丰满、完(略)、茂盛。叶片正常,在正常条件下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较严重黄叶、焦叶、卷叶的株数控制在2%以下。
2
、无明显枯枝死叉、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伤损枝,无兔丝子等寄生植物。
3
、树池无杂草、垃圾,土壤不裸露,树干无钉钉子、捆铁丝、挂拖把等影响树木生长的现象。
4
、浇水
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浇水(针叶树要注意适量浇水),浇即浇透,做到旱季(秋、春、冬季)不干、雨季(夏季)不涝。
5
、施肥
适时施有机肥、无机肥或专用肥,每年施肥不少于2次,开
花树木在开花前以追施磷、钾肥为主。
6
、病虫害防治
每年病虫害防治不少于6次,基本无病虫危害迹象。食叶害虫危害的叶片每株不超过(略)%,刺吸性害虫危害的叶片每株不超过(略)%,蛀干性害虫危害的株数在2%以下;病害危害的叶片每株不超过8%。
7
、及时抹除根部萌?芽,对倾斜老树要控制倾斜度,并逐渐扶正。
8
、死亡乔木补植时,补植树种、规格应与原有树种、规格基本保持一致(胸径误差≤(略)%),树冠必须保留骨架(3-4根一级主枝)。
9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树及时采取修枝、加固扶正或更换等措施。
(略)
、支撑规范、统一,无断桩、坏桩,桩位扎缚规范化。
(略)
、(略)树保存率达(略)%,(略)树成活率达(略)%,无缺株、死株。
(六)边坡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1
、苗木生长茂盛,护坡效果好,基本无裸露的坡面。
2
、修剪规范、(略)齐,并及时清除剪除的枝条、落叶。
3
、及时清理枯死植株、残花败蕾及紫茎泽兰(飞机草)、
兔丝子等有害植物。
4
、对因植物老化等原因致使护坡及观赏效果欠佳时,必须进行绿化调(略)。
二、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标准
(一(略)等公共设施维护良好,无缺失、破损现象。
(二)绿化管护相关提示牌、宣传牌醒目、完善、规范,金属构件设施无明显锈斑、油漆剥落现象。
(三)亮化设施(包括地埋电线、电灯杆、灯罩、灯泡、灯管等)完好,若发生被毁被盗现象,除不能施工的雨雪天外,必须在2天内更换完毕,保证正常使用。
(四)根据季节昼夜长短的不同调(略)亮灯时间,按通知准时开放喷泉。
(五)及时补充、恢复、修缮被损坏的石桌石凳、果皮箱、提示牌等公共设施。
三、绿化养护作业安全措施管理标准
(一)(略)绿化养护作业时,必须配有安全、文明、规范、醒目的提示标志。
(二)(略)绿化养护作业人员必须穿着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行车、行人的干扰,做到安全作业、文明作业。
(三)边坡绿化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必须有效、到位。
(四)(略)、修剪绿化植物、维修水塔、清洗水泵、清掏化粪池、打捞水面漂浮物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专业、熟练,安全措施必须有效、到位。
(五)及时处理、上报突发的安全事故。
四、绿地(略)卫生质量管理标准
(一)绿地、(略)、亭廊、(略)护坡、树池等全天保洁,无垃圾、纸屑等污物,无卫生死(略),垃圾日产日清。
(二)绿(略)、(略)无乱堆乱放、晾晒衣物等现(略)及有碍观瞻的塑料袋等悬挂物。
((略)、(略)及公共(略)、垃圾箱、果皮箱、桌凳、电灯杆、导游图等)上无涂刻,无粘贴物、喷涂物及小广告等,园灯(略)。
(四)适时清洗绿化植物、绿化场地、(略)及公共(略)、垃圾箱、果皮箱、桌凳等)上面的积尘污物。
(五)垃圾箱、果皮箱内的垃圾要经常清掏,箱内的垃圾不得超过投放口,更不得满溢,定期清洗垃圾箱、果皮箱上的污垢、痰迹,保持垃圾箱、果皮箱外表(略)洁、干净。
(六)无焚烧枝叶、垃圾的现象,无迷信活动及遗留物。
(七)适时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填洞堵缝防鼠、投药防“四害”工作符合相关规定。
(八)及时处理、上报突发的卫生事件。
五、水面卫生管理质量标准
(一)水面无水葫芦、死畜、垃圾等漂浮物,每天有专人打捞并及时清运,确保水面清洁。
(二)及时疏剪水草,河(湖)岸无垃圾、杂物堆放。
(三)定期清洗人工水景、水池并换水。
(四)水景设施完好,使用正常,如有偷盗、破坏,及时补充、恢复、修缮。
六、绿化维护组织管理标准
(一)按法规及政策规定(略)相关用工手续,做好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培训,管护人员着装统一、(略)洁,挂牌或持证上岗。
(二)及时主动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查处占绿、毁绿、损绿事件,及时恢复侵占的绿地、修复损毁的绿化。
(三)制定防雪灾、霜冻、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相关应急预案,如发生自然灾害,处置及时得当。
(四)切实加强节假日及迎接各类检查的清扫保洁、护绿执勤等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