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兰州物资供应站 兰州供电段电表公开招标采购公告
(略)兰州物资供应站拟对兰州供电段电表进行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
一、设备名称及数量:
序号
|
产品名称
|
单位
|
数量
|
规格型号
|
1
|
本地费控(预付费、载波)单相电能表
|
块
|
(略)
|
DDZY C-Z5((略))A
|
2
|
本地费控(预付费、载波)三相电能表
|
块
|
(略)
|
|
3
|
集中器(载波)
|
台
|
(略)
|
DJGZ(略)-Z
|
二、基本要求:
1、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规格及数量需求按实际数量供给,送达使用地点,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略)块、三相电能表(略)块(兰西高铁供电车间)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略)块、三相电能表(略)块(陇西供电车间);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略)块(定西供电车间);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略)块、三相电能表(略)块(白银西供电车间);本地费控(载波)单相电能表(略)块、三相电能表7块(武南供电车间)。共计单相电能表(略)块、三相电能表(略)块、集中器(略)台由中标厂家负责安装、调试。
2、由中标厂家无偿在兰州供电段原(略)服务(略)及(略)中加入新增用户,方便管理部门随时查询用户当前电量。
3、本地费控(载波)电能表要求免费配备红外线抄表器5台。
4、本地费控(载波)电能表要求免费配备充值卡(略)张,并免费配备故障更换表(略)块。
5、本地费控(载波)电能表按照使用方要求,对(略)合兼容,达到本地费控(载波)电能表(略)上,并免费配备读卡器5台、笔记本电脑两台(兰西、(略)充卡)、票据打印机4台(爱普生LQ-(略)KⅡ)。
i.三、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兰州供电段单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检验、验收等工作,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
1.2凡本标准中未述及,但在有关国家、电力行业或IEC等标准中做了规定的条文,应按相应标准执行。
ii.四、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除本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如果制造单位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原则上应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GB/T
(略)—(略)《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
GB/T
(略).(略)—(略)《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略)部(略)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
(略).(略)—(略)《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略)部(略)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
(略).(略)—(略)《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第(略)部(略):测量设备》
GB
(略)—(略)《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略)—(略)《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JG
(略)—(略)《电子式电能表》
DL/T
(略)—(略)《多功能电能表》
DL/T
(略)—(略)《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略)—(略)《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DL/T (略)—(略)
《低压(略)技术条件》
Q/GDW
(略)—(略)《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
(略)—(略)《电能表抽样技术规范》
Q/GDW
(略)—(略)《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略)—(略)《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略)—(略)《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5.1规格要求
准确度等级:有功2级;
参比电压:(略)V;
参比电流:电能表采用直接接入方式,其基本电流为5A、(略)A、(略)A。
5.2机械性能要求
对电能表的防尘和防水试验、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应符合GB/T
(略).(略)—(略)的规定。每项机械性能试验后,电能表应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5.2.1通用要求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
5.2.2表壳
电能表应有能实施封印的表壳,只有破坏封印后才能触及表内部件。
5.2.2.1表盖
密封防尘并有一定的强度,由能抗变形、抗腐蚀、抗老化及透明度高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
5.2.2.2端子盖、端子座、表座
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不燃性(端子座的热丝试验温度(略)℃±(略)℃,底壳、端子盖的热丝试验温度(略)℃±(略)℃)。表座设计应考虑安装方便。
5.2.3通信接口
1)具有接触或调制型红外接口、RS(略)通信接口;各通信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应影响其它接口。
2)具信波特率可设置,标准速率为(略)bps、(略)bps、(略)bps、(略)bps;RS(略)接口设(略)波特率为(略)bps;调制式红外通信接(略)波特率为(略)
bps。
3)电能表通信协议应符合DL/T (略)—(略)及其备案文件。
4)红外通信接口通信距离:≥5m,通信(略)度:在中轴线的正上方、左面、右面|θ|≥(略)°,在中轴线的正下方,|θ|≥(略)°。
5)RS(略)通信接口抗干扰性能应符合DL/T(略)—(略)的要求。
6)RS(略)通信接口或载波模块应与电能表(略)实行有效的电气隔离,应有失效保护措施。
7)采用载波方式通信的单相电能表,载波模块接口与RS(略)接口可通过(略)或硬件设定,共用一个电能表单片机I/O端子。
5.2.4铭牌
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不褪色,并符合GB/T
(略).(略)—(略)和GB/T (略).(略)—(略)的要求。
5.2.5按键
电能表应设置两类按键,即显示键和编程键。按键等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编程键应能施加封印,防止非授权人操作。
5.2.6插口
固态介质的插口应防尘、防水。
防尘应满足GB
(略)中规定的IP5(略)防护等级要求;对防水要求,户内表应满足IP(略)l防护等级,户外表应满足IP(略)4防护等级。
5.2.7卡座
IC卡在卡座中连续插拔(略)次后,卡片及触点应无划裂,并能用该卡座正常读写。
电能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将金属片插入卡座,5min后拔出,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内存数据不丢失。
5.2.7.1触点压力
卡座读写头触点对IC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应小于0.6N;插拔操作不应损坏IC卡或(略),或使IC卡产生划痕。
5.2.7.2接触电阻
清洁的IC卡与卡座触点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略) 毫欧。
5.2.7.3(略)保护
卡座应能承受(略)的能力;(略)时间长短,(略)触点数量多少,均不应损坏卡座或引起功能上的改变。
5.2.7.4电源通断保护
已插入IC卡的卡座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操作的信号。
5.2.7.5工作寿命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卡座应能承受不小于2(略)次的IC卡插拔操作。
5.2.8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可采用内置或外置方式,当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最大电流不宜超过(略)A。
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开关操作时应有消弧措施(硬件或(略)),其(略)应有防误动作和便于(略)测试的安全措施。在通、断上述电流的条件下,负荷开关的寿命不应小于(略)次。当在电能表(略)上施加(略)%~(略)%的参比电压时,负荷开关应能正常工作。
负荷开关无论内置、外置,用户购电成功后都须通过本地方式由用户自行合闸。
5.2.9封印
电能表应有施加两个封印的位置。新出厂的电能表,两个封印都应完(略);封印具有一次性防撬和防伪功能,并有生产厂家的标识。
5.2.(略)接线图
电能表应采用激光蚀刻等非粘贴性方式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的接线图;接线图应清晰、永久不脱落。
5.2.(略)表内配件
表内所有(略)器件均应经过防锈蚀、防氧化处理;内部(略)如采用插接方式时,接插应紧固、牢靠。
5.2.(略)包装
应按照GB/T
(略)—(略)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5.2.(略)电池
应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电池容量≥1.2Ah,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不要求支持停电抄表。
5.3适应环境要求
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 (略).(略)—(略)的规定。
5.3.1温度范围
规定工作温度范围为-(略)℃~+(略)℃;工作极限温度范围为-(略)℃~+(略)℃;贮存和运输极限温度范围为-(略)℃~+(略)℃。
5.3.2相对湿度
应符合表5-1的相对湿度要求。
表5-1 相 对 湿 度
5.3.3大气压力
(略).0kPa~(略).0kPa(海拔(略)m及以下)。
5.4.1计量功能
1)具有正向有功电能、反向有功电能计量功能,能存储其数据,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
2)具有(略)时计量功能,有功电能量按相应的时段(略)别累计、存储总、尖、峰、平、谷电能量。
3)至少存储上(略)个月的总电能和各费率电能量;数据存储(略)界时刻为月末(略)时,或在每月1号至(略)号内的(略)点时刻。
5.4.2费控功能
费控功能的实现(略)为本地和远程两种方式:本地方式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实现,远程方式通过载波等虚(略)实现。
5.4.2.1本地费控电能表
在电能表内进行电费实时计算,其主要功能包括:
1)当剩余金额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应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透支金额应实时记录,当透支金额低于设定的透支门限金额时,电能表应发出断电信号,控制负荷开关中断供电;当电能表接收到有效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应首先扣除透支金额,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略))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用户人工恢复供电。
2)剩余金额不能超过设计允许的电能表最大储值金额;最大储值金额由电能表显示位数决定。
3)电能表的预存电费金额应能与表内的剩余金额进行准确迭加,并能将剩余金额、电能表用电参数等信息返写至固态介质。
4)电能表不应接受非指定介质输入的任何信息。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能进行有效防护;在非指定介质或非法操作撤销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5)电能表应能接受按正确程序补发的新卡(CPU卡或射频卡),并拒绝原卡。
6)购电卡插入电能表后3s内,应完成相应的读写操作。
7)通过固态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预存电费、信息返写、ESAM数据抄读和下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格的密码验证及安全认证,除用户购电信息外的其他用电参数设置还应通过编程键和编程密码验证使电能表处于编程允许状态下方可进行。
8)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不提倡通过载波(略)实现费率时段表、电价方案等用电参数的远程预置。
5.4.3测量及监测
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包括(略)线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5.4.4事件记录
1)永久记录电能表清(略)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略)时的电能量数据。
2)应记录编程总次数,最近(略)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3)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最近(略)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最近(略)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5)应记录最近(略)次远程控制拉闸和最近(略)次远程控制合闸事件,记录拉、合闸事件发生时刻和电能量等数据。
6)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略)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5.4.5费率、时段及电价方案
具有两套费率时段表,可在约定的时刻自动转换;每套费率应至少支持4个费率。
应具有日历、时钟,全年应至少可设置2(略),在(略)h内至少可以任意编程8个时段;时段的最小间隔为(略)min;时段可跨越(略)点设置。
具有两套电价方案,可在约定的时刻或达到约定的用电量水平时自动转换。
应支持通过红外、RS(略)通信接口修改费率表、时段表及电价方案,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
5.4.6显示功能
一)电能表至少应能显示以下信息:
1)当月和上月月度累计用电量;
2)当前剩余金额;
3)当前阶梯电价;
4)各费率累计电能量示值和总累计电能量示值;
5)当前时间;
6)报警代码或提示;
7)插卡及通信状态提示;
8)电能表的表号。
1.电量显示单位为千瓦时(kWh),显示位数为8位,含2位小数。
2.剩余金额显示单位为(略),显示位数为8位,含2位小数。
3.LCD背光唤醒方式,包括按键唤醒、红外唤醒(任意红外设备均可唤醒)、插卡唤醒等方式;费控卡片从卡槽中拔出后,背光应熄灭;在正常使用情况下,LCD寿命不小于(略)年。
1.停电时可通过按键唤醒显示(背光灯可不点亮);唤醒后如无操作,LCD在自动显示一个循环后应自动关闭;按键显示操作结束(略)秒后自动关闭显示。
5.4.7报警功能
当出现下列故障或报警项时,LCD应立即停留在该代码上或报警提示,且背光灯持续点亮;
a)当剩余电费小于报警电费时,提示“请购电”;
b)当电能表出现故障时,显示出错信息码(用Err-XX表示)
5.4.8冻结功能
定时冻结:按照约定的时间及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应保存(略)次。
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日历、时间、所有电能量和重要测量量的数据;瞬时冻结量应保存最后3次的数据。
约定冻结:在新老两套费率/时段转换、阶梯电价转换或供电段认为有特殊需要时,冻结转换时刻的电能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保存最后2次冻结数据。
日冻结:存储每天(略)点时刻的电能量,应可存储(略)天的数据。
(略)点冻结:存储(略)点时刻或半点时刻的有功总电能,应可存储(略)个数据。
5.4.9计时功能
应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略),具有日历、计时、闰年自动转换功能;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在?(略)~+(略)℃温度范围内,时钟准确度≤±1s/d;在参比温度((略)℃)下,时钟准确度≤±0.5s/d。
电能表可接受的广播校时范围不得大于5min;广播校时无需编程键和通讯密码配合;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且应避免在电能表执行冻结或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min内进行。
5.4.(略)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脉冲输出功能。光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略).(略)—(略)的要求。电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略)—(略)的要求。
电能表应具备时钟信号输出端子。
5.5电气性能要求
5.5.1功率消耗
5.5.1.1(略)
在参比电压、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略)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在非通信状态下不应大于1.5W、(略)VA;在通信状态下不应大于3W、(略)VA。
5.5.1.2(略)
在基本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略)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大于1VA。
5.5.2电源电压影响
5.5.2.1电压范围
电压范围见表5-2。
表5-2 电 压 范 围
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GB/T(略).(略)—(略)的相关要求。
电压在0.8Un~0.9Un和1.1Un~1.(略)Un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应不超过其规定工作范围内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值的3倍;当电压低于(略)%额定电压时,电能表的误差可在+(略)%~(略)%的范围内变化。
5.5.2.2短时过电压影响
(略)施加(略)V交流电压1小时,电能表应无损坏。
5.5.2.3电源中断影响
电源中断对电能表无实质性影响。
5.5.3短时过电流影响
电能表经受(略)Imax(允差为+0~?(略)%)的短时过电流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正常工作,且误差改变量不超过±1.5%(I=Ib,
cosj=1.0);施加时间为额定频率的半个周期。
5.5.4自热影响
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5-3的规定。
表5-3 自热引起的改变量
5.5.5温升影响
在(略)%Un、(略)%Imax条件下,(略)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略)℃时不应超过(略)K。
5.5.6绝缘要求
电能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保持足够的介电质量,要考虑到大气影响和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受不同的电压。
5.5.7脉冲电压
电能表应能承受规定的脉冲电压试验,且应满足GB/T (略).(略)—(略)中的要求。
5.5.8交流电压
电能表应能承受规定的交流耐压试验,且应满足GB/T (略).(略)—(略)中的要求。
5.6准确度要求
5.6.1电流改变引起的误差极限
5.6.1.1误差极限
电能表在参比条件下,其百(略)数误差应控制在表4-4规定的误差限的(略)%范围内。
5.6.1.2检定误差极限
经验收试验合格的电能表方可进行检定。电能表检定应按照最新JJG(略)要求进行,其百(略)数误差不应超过本标准表5-4规定的误差限的(略)%。
5.6.1.3可靠性验证运行中误差极限
电能表在规定的参比条件下,其百(略)数误差不应超过表5-4的规定。
表5-4 百 (略) 数 误 差 限
5.6.2剩余电量递减准确度
电能表累计用电能量增加数与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之差应不大于计度器的一个最小(略)辨率值的计量单位。在同一阶梯电量内,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由剩余金额减少数与当前电价相除得出。
5.6.3电价切换
在一个约定的用电结算周期内,某一(略)段电量的累计值超过阶梯电量一个最小(略)辨率值的计量单位时,切换到对应电价的另一(略)段计量用电量。
5.6.4环境温度影响
平均温度系数不应超过表5-6规定的极限。
表5-6温度系数
5.6.5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j=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0.(略)Ib后,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启动时间不超过下述公式计算结果要求。
起动规定时间:min
式中C为脉冲常数,单位为imp/kWh;PQ为起动功率,单位为W。
5.6.6潜动
当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的(略)%而(略)无电流时,电能表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5.6.7电能表常数
电能表测试输出与计度显示指示之间的关系应与铭牌标志一致。
5.7.1载波输出信号要求
频率和电平、信号最大输出电平和频带外干扰电平、信号带宽等指标符合DL/T (略)—(略)要求。
5.7.2数据影响要求
电能表通信时,电能表内存贮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5.8电磁兼容性
5.8.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电压(略)kV,其他要求符合GB/T
(略).(略)—(略) 7.5.2规定。
5.8.2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符合GB/T
(略).(略)—(略) 7.5.3规定。
5.8.3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符合GB/T
(略).(略)—(略) 7.5.4规定。
5.8.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符合GB/T
(略).(略)—(略) 7.5.5规定。
5.8.5浪涌抗扰度试验
符合GB/T
(略).(略)—(略) 7.5.6规定。
5.8.6衰减震荡波抗扰度试验
符合GB/T
(略).(略)—(略) 7.5.7规定。
5.8.7无线电干扰抑制
符合GB/T
(略).(略)—(略) 7.5.8规定。
5.9(略)要求
1)电能表厂家应提供操作应用(略),并可通过红外接口或RS(略)等接口将电能表内部记录的信息(略)到数据载体中。
2)涉及计量准确性的(略)设置功能应提供明确的说明资料,并经试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3)表内(略)和操作应用(略)必须成熟、完(略),表内(略)出厂后不允许远程及(略)升级更改;操作应用(略)应满足用户要求。
4)(略)要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5)操作应用(略)应采用权限和密码(略)级管理体系,应能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项目等信息,能备份被改写的内容。
5.(略)可靠性要求
5.(略).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能表的平均寿命不少于(略)年。
5.(略).2可靠性特征量
电能表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规定为平均寿命(MTTF)。
电能表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MTTF的值(略)年。
相对应的下限值m1(略)2.(略)×(略)h
注:居民用电平均电流值I /
基本电流Ib =1/4,(略)×(略)×(略)=(略) (略)h,(略) (略)/4=(略) (略)h。
5.(略).3(略)器件要求
投标方应提供基于(略)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电能表设计方案、选用的主要(略)器件性能、可靠性相关工艺控制措施、可靠性计算过程及结果等,确保电能表的设计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主要(略)器件至少应包括计量专用芯片、CPU、液晶、电解电容、压敏电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晶振、片式二极管、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光耦、电池等,(略)器件信息应包含:生产制造企业名称、产品型号、规格、主要性能、质量品级等。
1、出厂检验
中标的电能表制造企业应对中标的每个产品按照本标准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施加出厂封印,并出具质量检验合格证,检验项目参照GB/T
(略).(略)—(略)等相关标准要求。
2、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或电能表结构、工艺、主要材料((略)器件)以及(略)发生重大改变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的试验方法和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略)授权的单位或部门对送检样品进行的检验。
七、技术服务要求
1、制造单位应协助产品使用方进行(略)试验调试、试运行和验收,在产品(略)个寿命周期实行“三包”,提供必要的维修及服务;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对(略)进行定期更新并提供免费升级,免费终身维护。
2、接到产品使用方的服务要求后,制造单位应在(略)小时内作出响应,(略)小时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
1、报价人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略)的法人。
五、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均可通过公开(略)方式于(略)年9月(略)日(略):(略)前,填写(略)表传真至(略)兰州物资供应站,传真电话(略)-(略)
六、联系人:(略)
联系电话(略)-(略) 传真电话(略)-(略)
七、上述各项时间如有变动以变动公告或电话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