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该项目请拨打:400-006-6655
(同时提供 标书代写、信用评级、
ISO证书办理、大数据等服务)
招标代理公司(
立即查看)
受业主单位(
立即查看)
委托,于
2025-08-22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
新建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工程潍坊至新沂段跨河桥梁消除和减轻防洪影响工程施工标招标公告。现邀请全国供应商参与投标,有意向的单位请及时联系项目联系人参与投标。
新建潍坊至宿迁(略)潍坊至新沂段跨河桥梁消除和减轻(略)施工标
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新建潍坊至宿迁(略)已(略)关于新建潍坊至宿迁(略)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略)〕(略)号)批准建设,潍坊至新沂段(略)管理范围内建设方案已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新建潍坊至宿迁(略)潍坊至新沂段(略)管理范围内建设方案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淮许可决〔(略)〕(略)号)审查同意。新建潍坊至宿迁(略)潍坊至新沂段跨河桥梁消除和减轻(略)施工标招标人为沂沭泗(略)(防汛机动抢险队)(略),
资金来源已落实,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
公开招标。2.项目概况与
招标范围2.1项目概况新建潍坊至宿迁(略)潍坊至新沂段位(略),跨越沂河2次、沭河1次、祊河1次、邳苍(略)1次。临沂沂河特大桥(略)兰(略)东、(略)西跨越沂河,(略)管理范围内全长(略)m。临沂祊河特大桥(略)兰(略)东南跨越祊河,(略)管理范围内全长(略)m。郯城沂河特大桥(略)兰(略)湖(略)西跨越邳苍(略),(略)管理范围内全长(略).5m。郯城沂河特大桥(略)郯(略)东跨越沂河,(略)管理范围内全长(略)m。郯城沭河特大桥(略)郯(略)大(略)东南跨越沭河,(略)管理范围内全长(略).8m。消除和减轻(略)防洪措施主要有(略)、(略)、(略)、(略)行洪(略)、堤防近堤桥墩施工(略)等。临沂沂河特大桥跨越沂河相应的堤防等级为3级,临沂祊河特大桥跨越祊河相应的堤防等级左岸为3级,右岸为2级;郯城沂河特大桥跨越邳苍(略)相应的堤防等级为2级;郯城沂河特大桥跨越沂河相应的堤防等级为2级;郯城沭河特大桥跨越沭河相应的堤防等级为2级。2.2标段划(略)及招标范围本次招标共1个标段。招标范围为新建潍坊至宿迁(略)潍坊至新沂段跨河桥梁消除和减轻(略)施工,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略)、(略)、(略)、(略)行洪(略)、堤防近堤桥墩施工(略)等,(略)量
清单和招标图纸。计划施工工期(略)个月。标段合同估算价约(略)。3.投标人
资格要求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1)具有(略)施工总承包二级及以上
资质,且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2)(略)年1月1日以来(以完工时间为准),具有类似项目业绩;(3)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及商业
信誉;(4)项目经理须具有(略)专业一级建造师(略)证书,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B类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在类似项目中担任过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注:类似项目指防洪(略)施工项目,或防洪影响消(略)施工项目,或单项合同金额(略)及以(略)施工项目。3.2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3.3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具体要求见
招标文件。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
投标文件将被否决。4.招标文件的
获取4.1获取时间:(略)年8月(略)日至投标截止时间。4.2获取方式:(1)潜在投标人须(略)水利部淮河水(略))查阅招标文件。首次(略)须持(略)公共资(略)场主体库兼容的(略)且已完善基本信息,详情参见水利部淮河水(略)((略)www.(略).com)办事指南。(2)潜在投标人查阅招标文件后,如参与投标,则须在本条第4.1款规定的招标文件获取时(略)完成招标文件获取。(3)招标文件获取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在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略)-(略):(略),下午1:(略)-5:(略),节假日休(略)服务电话(非项目咨询):(略)-(略)。4.3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0(略)。4.4(略)使用服务费用:人民币(略)。5.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略)年9月(略)日9时(略),投标人应在截止时间前通过水利部淮河水(略)递交电子投标文件。6.
开标时间及地点6.1开标时间:(略)年9月(略)日9时(略)。6.2开标地址:(略)7.踏勘(略)和投标预备会招标人不组织踏勘(略),不召开投标预备会。8.发布公告的媒介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略)、水利部淮河水(略)上发布。9.注意事项投标人应合理安排招标文件(略)络速(略)络拥堵无法操作(略)络故障造成无法完成招标文件获取,责任自负。(略).联系方式(略).1招标人招标人:(略)(防汛机动抢险队)地址:(略)9号联系人:(略):(略).2
招标代理机(略)地址:(略)3(略)名称:水利部淮河水(略)电话:(略)-(略) (略)年8月(略)日
附件:潍宿高铁补救措施防洪部(略)图纸.rar附件:招标公告.pdf附件:招标文件正文.pdf(略)查看原文